摘要:
黑龙江、吉林是国内玉米主产区,同时也是生猪生产和外调大省,东北玉米、生猪价格波动往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本次调研主要走访了黑龙江、吉林两地的生猪养殖、屠宰企业,及玉米贸易商、饲料厂及深加工企业,针对二次育肥、屠宰库存、玉米各环节库存、及生猪疫病影响做了较为详尽的了解。
1.黑吉生猪、玉米市场概况
(1)生猪
东北地区是我国生猪的主要产区,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黑吉辽蒙四省共计出栏生猪7643万头,占全国出栏总量的11.4%。同时,东北是我国生猪的重要外调省份,出栏生猪不仅流向各地终端屠宰,也有较大比例流入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二育市场。东北目前规模化进程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偏慢,根据涌益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黑龙江及吉林上市企业母猪存栏占比分别为20%和1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而母猪存栏在50头以下的养户分别占当地母猪总存栏量的24%和25%,均远高于全国16%的平均水平。由于东北生猪市场的结构特征,散户行为也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大,抗价、压栏、非理性抛售也较其他区域更为突出。
此次调研来看,伴随着南方养殖行业的持续扩张,东北在战略部署上的劣势越发明显,其中保温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市场面临主要的问题,而人口外流也对当地养殖水平的提升形成拖累。
从行业产能上来看,21年和22年头部企业大规模扩张产能,包括一些行业外的资金也投入到生猪养殖市场,而这部分产能在22年和今年将陆续出栏,挤占散户市场的同时,也将形成供应压力。但也有较多企业反映,未来扩产能的速度将会放缓,甚至停止,更大的精力将会投入到降低成本上,以在更为严苛的猪价环境下生存下来。
(2)玉米
东北同时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根据统计局数据,截止2021年东北四省玉米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3%。2022年种植期间,由于晚播及霜冻影响,导致黑吉两地产量出现下滑,粮质也有明显下降。据我的农产品网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黑龙江玉米产量为4113.92万吨,较上一年度下滑8.2%,吉林产量为3194.1万吨,较上一年度下滑9.56%。然而由于华北增产,全国总产量下滑幅度有限,2022年预计总产量为25852万吨,较上一年度下滑2.56%。从供应端来看,影响相对有限。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我国大豆产业对国外大豆供给依赖度极高,受外围掣肘严重。尽管近几年国家意欲通过提高大豆种植补贴来增加农户播种大豆的意愿,但鉴于补贴水平有限,叠加玉米种植利润高企,种植户主动改种大豆面积有限。2022年新增种植任务1800万亩大豆,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内蒙等地,挤兑了约1200万亩的玉米面积,折合玉米产量接近600万吨。
近几年玉米种植成本持续向上攀升,其中涨幅最为夸张的为地租成本。走访数据显示,黑龙江各地地租成本平均在1000元/亩上下,较上一年度上涨200元/亩,尽管单产有所提升,但包地种植利润仍较微薄。
2.二次育肥及仔猪市场
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亏损行情导致较多曾经从事自繁自养的养户转向周期更短的仔猪育肥和二次育肥。从2022年的价格走势来看,二次育肥的存在对行情的极端上涨和下跌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该影响有极大可能会延续到2023年。
东北二育市场整体占比并不大,除个别区域有大量二育外,多数地区二育群体仅占散户的10%左右。2022年养户大致做了2-3波二次育肥,除部分在年底行情重金赌注或非理性压栏导致亏损外,其余养户整体保持较好盈利,而这也导致2023年较多行业外人士蠢蠢欲动,或将在未来投入二育群体,二育规模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二育往往在猪价开始上涨时入场,在猪价乏力时停止,这也是今年2月份大量二育入场的原因。当前由于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猪价在15元/公斤处横盘,市场对后期猪价难言并乐观,暂时入场积极性较弱。但据行业内人士反馈,若猪价出现小幅反弹,将会陆续有二育养户开始入场,去年二育入场时间大约在4月中旬,今年有较大可能会提前至4月上旬。二次育肥料肉比较仔猪育肥高出0.5个点,普遍在3.3-3.4,叠加人工及水电成本,往往会较成本价高出0.2-0.3元/斤,叠加150-200的利润预期,二育更多会选择在猪价上涨时出栏,否则就会等到扛不住亏损时再选择出栏。养殖周期一般在2-3个月,但也存在快进快出博短线的群体。仔猪育肥在东北相对普遍。春节后仔猪价格持续上涨,但实际成交量较为有限。一方面在于年前年后的仔猪腹泻及非瘟疫情导致仔猪死亡增加,另一方面在于市场对于下半年猪价有较好预期,不论大厂还是散户均有自留仔猪育肥的打算。当前仔猪成本在300-350元不等,鉴于对下半年行情的预期,仔猪或在5-7月仍存在补栏高峰,预计仔猪利润会一直持续到6、7月份,而这也导致当前市场淘汰母猪及出售母猪的积极性并不强。
3. 冻品入库
当前伴随猪价波动加大,屠宰企业有较大一部分利润在于低价时分割入库冻品,高价时出库存。去年上半年伴随现货价格一路下跌至11.5元/kg附近,冻品入库也大幅增加。今年春节后,猪价始终不冷不热,2月份价格跌破7元/斤时部分企业做了一些库存,但同比体量明显偏小。目前多数企业表示如果价格再度跌破7元/斤或将入库,由于目前冻品库存仍然偏低,后期若猪价过低,冻品存在一定托底效应。
4. 猪病情况
2018年非洲猪瘟在国内爆发以来,便成为生猪市场逃不掉的话题。其一方面会改变市场短期出栏节奏,另一方面也会对产能造成损害。然而本次东北调研,不论是养殖端抑或是屠宰端,均反映当地非瘟影响十分有限,即便是防控水平较弱的散户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死亡,个别企业反馈其在西南地区的场区也未受到明显影响。市场普遍反映山东等地有较大影响,但难以衡量疫情影响规模。当前市场更加关注的是仔猪腹泻问题,2010-2011年便是由于仔猪腹泻助推了新一轮猪周期的启动。本次调研中市场普遍反映年前年后的确存在仔猪腹泻,但损失幅度在10%左右,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异。天气寒冷,易导致仔猪群体腹泻,尽管有企业反映损失达到30%左右,但主流认为影响并不严重。2022年以来,伴随生猪行业的长期亏损以及企业的持续扩张,养殖端资金流愈发紧张,叠加经济环境走弱及非瘟的常态化,导致行业在疫病防控方面的投入有所下滑,而这也是目前行业内疫病有所扩散的原因之一。
5.玉米各环节库存
2022年新粮开称价格偏高,叠加粮质偏差,导致黑龙江玉米外流难度较大,东北粮和华北粮相比价格无优势,而3月之后南方陆续开始有进口到港,进口和替代增加,东北玉米外流量较少,主要转内销。然而走访过程中,尽管市场均认为供应十分充沛,且不看好后续价格,但农户余粮和贸易商库存并未处于高位。黑龙江仅剩不到一成余粮,而无论大小贸易商库存也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吉林农户余粮和贸易商库存相对偏高,相加仍有约5成,但也不存在供应压力。市场渠道环节购销谨慎,采用三方资金做库存的贸易商明显下降。
当前从玉米流向来看,深加工库存有明显增加,东北布局了较多的大型深加工企业,其玉米库存普遍偏高,基本维持在2-3个月以上。饲料企业操作较为分化,但整体对行情相对悲观,库存基本较去年有所下滑,仅部分为了提前锁定优质粮源做了较多库存,但并非主流行为,主要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
总的来看,玉米库存分布已经开始向终端倾斜,尽管当前仍有地趴粮压力,后期至5月前后还有自然干粮入市,但整体供应压力并不十分突出。深加工仍有2个月以上的用粮缺口,叠加3、4月份饲料厂补库周期,玉米库存压力并不明显。
6.生猪及玉米行情展望
(1)生猪
根据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触底,并开始持续增加。尽管本轮增长幅度相对缓和,但母猪效率也较前期持续改善,因此2023年生猪出栏预计较2022年仍有小幅增加,供应呈环比增加节奏,直至12月或开始出现下行。在不考虑体重变化的前提下,生猪出栏和消费需求呈同步上行节奏,尽管存在需求季节性和经济复苏的提振,但供应的持续增加仍将成为笼罩在猪价上方的一片乌云。而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二育的节奏,以及出栏增重的可能性。猪价下跌或者较弱的时候,无论二次育肥、散养户抑或是企业均不会压栏,而猪价上涨时压栏及增重则会十分普遍。从目前体重数据来看,由于市场对下半年猪价普遍持看好预期,无论是基于需求还是基于仔猪供应,当前生猪出栏体重并未像2022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降,而是在年后开始缓慢增长。而从市场走访来看,今年二育预计较上一年度还会有一定增量。当前生猪价格在15元/公斤附近横盘已久,二育尚未有明显动作,后期若现货价格出现反弹,或进入4月份开始主动入场,则将带动短期猪价反弹的同时,加大6、7、8月份的供应压力。从季节性来说,四季度前生猪消费都难有大幅改善,因此对应供应激增,预计盘面有较强的下行压力,不排除打破成本价的可能性。
操作上,可等待四月份猪价出现上涨后择机入场做空生猪LH2307及LH2309合约,因二育入场带来的影响或会提振猪价,不确定性较大,因此不建议在05合约上进行配置。另外,当前LH2401合约较LH2309合约升水仅700点,但从供需角度上来看,09供应压力甚至有可能大于01合约,因此可同时配置多LH2401空LH2309的套利。
(2)玉米
玉米自2020年开启大幅上涨以来,已经维持了近3年的高利润。当前饲料养殖端已将玉米从60%左右的添加比例下调至45%左右,并仍在不断寻找新的替代。然而全球能量市场偏紧的格局并未有明显改善,国内玉米小幅减产,国储稻谷和小麦库存持续消化,大的供应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需求端,从出栏量来看,今年生猪出栏预计仍维持在高位水平,且存在二次育肥预期,尽管企业在控成本,但出栏体重有上行预期的前提下,料肉比下行空间不大。且头部养殖场在实现低蛋白日粮的前提下,对能量的依赖可能更强,饲料能量需求相对稳定。而从深加工来看,伴随疫情封控时代结束,需求的确存在好转预期,且糖价高企,深加工需求下滑概率不大。今年玉米库销比改善空间有限。然而从节奏上来说,贸易商行为在近年放大了玉米的行情节奏,今年整体贸易环节做库存十分谨慎,新粮上市阶段并未出现囤粮待涨行为,玉米供需回归相对理性的前提下,价格波动区间收窄。操作上,考虑市场当下悲观预期和成本支撑,预计盘面价格波动区间在2700-2900之间。供需矛盾不大,叠加盘面升水,短期期货不存在大幅上涨逻辑,但年内下跌的空间亦不大,建议维持区间操作。
附录:黑吉生猪&玉米调研纪要
(1)养殖企业A:
企业介绍:饲料养殖企业,2011年开始生猪养殖,目前拥有28000头基础母猪(21年底为24000头),4000多头后备母猪。2022年出栏量40万头,2021年出栏量为28-30万头。目前饲料产量在4万吨以上,其中外销占比80-90%。企业下面有贸易公司,有做待宰和分割。
出栏情况:2月份出栏45000头,3月份预计为36000头,4月份预计为40000-42000头,8月份预计为60000头。去年11月出栏5万,12月出栏2万,今年1月出栏7万。当前出栏体重在125-130kg,年后体重一直没降下来,卖的比较慢,所以比较重。去年同期出栏体重为230斤。企业一般不压栏,到称就出,周转率高。19、20年最大出栏体重为310斤。
仔猪情况:去年1、2季度,企业采购仔猪八万头,目前采购2万头。仔猪上涨还是因为缺,有些集团场买进去,涨完又卖,这些就是虚的。
生产效率:目前企业母猪均为一元和二元母猪,psy有明显增幅,平均较21年增2-3头。
散户情况:黑龙江散户目前还是以二次育肥为主。二育这两天有开始进场的。五月份仔猪还有补栏高峰期,二育看价格可以就会采。
疫情情况:今年仔猪腹泻比较严重,往年死亡率再10%左右。本轮腹泻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都没有结束,现在好一些。企业每月仔猪死亡率占整体30%左右。最近仔猪降价,主要因为价格走势和肥猪差距太大。非瘟现在对肥猪影响不大,补栏很快。但非瘟对母猪影响依旧比较大。
成本:自繁自养8.2元/斤,外购8.8元/斤。放养占70%,7kg和15kg都有,其中代养费150元左右/每头。企业去年盈利较好,亏损的话能坚持18个月。
冻品入库情况:去年冷库2200吨,今年到目前为800吨。
饲料情况:企业饲料产量小幅下降5%-10%。不是因为猪少,是策略的问题。原料上涨时有优势,下降时没优势,下降时生产成本总是比当下高些。目前饲料里豆粕添加比例5%,玉米50%,饲料里水稻不比玉米低个280元/吨一般不会用。
观点:今年低点已经出现,未来猪价很难低于7块钱/斤。看好后市的基础是认为非瘟、腹泻的损失数据还是比较大,供应没那么乐观。
(2)养殖企业B:
企业情况:2022年企业出栏6100万头生猪。企业2016年来东北发展,2020年真正发展起来。企业在黑龙江11个子公司,饲料厂6个。目前东北有1000万头产能,占企业1/6的规模。未来出栏增幅不会再那么大了,规模和饲料需求会维持稳定略增。企业饲料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自产自销。出栏相对比较均衡,批次化生产,没办法实现压栏等行为。企业99%的利润来自生猪养殖,经营业务比较专注。企业最大的优势不是对价格的判断,而是养猪技术和配方技术,这些是成本优势的来源。猪价很难预测,所以就是均衡得出栏,目前就是把精力放在采购成本放低。当前企业二元和三元的产能没有太大的区别。
饲料配方:低蛋白日粮,豆粕全程添加8个点,其他为氨基酸,行业平均在16%-20%个点的蛋白。猪料里菜粕比例很低,还是以主原料为主,如豆粕、玉米等。猪价非常低,也会积极寻找饲料替代。
屠宰情况:企业目前700万头产能已落地,未来会实现3000万头的屠宰产能。没有屠宰前,20%-30%都是双汇屠宰。
玉米采购节奏:整体节奏比较温和,目前就是订单锁定库存,滚动采购,因为对未来行情大家心态比较疲软。另外,糙米何时供应不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下玉米供应很充足。
玉米供应:玉米市场,去年玉米产量减产,但没有超预期,仅为面积减少。终端库存较往年偏低,较去年低20天左右的量,去年同期库存水平比较高。玉米产需有缺口,但供需未必有缺口。渠道库存目前统计不出来,黑龙江的粮开称比较高,粮流不出去,基本都在本地。当前老百姓往港口发未必有利润,但是往工厂发可能有微利。渠道库存未必低,但可能只是分散了,以前不存的贸易商,可能今年反而存了一点。替代方面,企业在南方有进口玉米,北方等糙米出来。
豆粕供应:豆粕一直维持10-15天的安全库存。
非瘟影响:目前大厂受非瘟影响相对比较小,主要还是一些中小散户,局部地区存在清场的情况。
企业观点:中国生猪的大规模还是在散户手中,国内头部规模化养殖也就20%。猪价和原料价格理论上应该是反向的,但是可能会有时滞性。
(3)养殖企业C:
企业介绍:松原点:2022年出栏15万头,23年计划出栏16万头。有8500头经产母猪,及1000多头后备母猪,22年4-5月份补了一些母猪。每月会淘汰200-300头品质不太好的母猪。四川点:去年存栏十几万头,12栋楼房养猪。现在80%的楼房已经装满猪,每栋能装8-900头,其中两栋装育肥猪,其他均为母猪。剩余20%的楼房还未完工,未来也会装满猪。整个集团出栏量预计今年会翻倍。企业的猪基本全部放养,除四川会卖一些猪苗外,仔猪基本没有外售。养殖户选择有一定标准,如保温、道路、污粪处理、消毒等等,规模需大于700-800头。
疫情:四川存在非瘟问题,但影响不大。吉林部分地区非瘟严重,如通辽,但绝大部分地区相对安全。去年12月企业也发生了小规模非瘟,但发现及时,损失很小。当地散户疫情也低发。仔猪腹泻每年冬天都会发作,今年和往年区别不大,死亡率在5%。
成本:企业22年全程出栏成本为7.8元/斤,7kg养至出栏存活率较高(96.35%)。今年存活率预计略有下行,因为当前有蓝耳病,1月存活率95.6%,2月为96.1%,略有下滑。7kg仔猪成本在22年平均在350元/头以上,最好的放养户能达到340多,目标成本是低于357元/头。企业料肉比在2.8左右,饲料全部自产,2022年每月消耗在4000吨左右。北方养殖较南方成本高出的部分主要在保温成本上。
效能:母猪养至200斤可以开始配种,psy约为22.5。母猪胎次对效率影响有限,企业会有考核和淘汰的标准,和胎次关系不大。
出栏体重:当前出栏体重为240斤,去年240斤,前年260斤。一般企业不会压栏,但如果猪价上涨,会适当提高体重至260斤。猪价超过10元/斤,市场会普遍压栏。
行业产能:21、22年行业都在上产能,包括中粮、牧原、大北农、德康等等,22年这部分产能开始陆续出栏,今年预计出栏也将持续增加。企业表示自己未来不再扩建,主要重心将放在降低成本上。
二次育肥:松原二育较少,标猪很大体量会南运至河北等地搞二育,成本在7块/斤上下,一般养2-3个月出栏。目前二育群体主要看行情,基本上上半年做一批,下半年做一批,价格上涨的时候做二育的群体会比较多。
猪价判断:市场看好下半年猪价,但好不了太多,22年全年猪价8.9元/公斤,23年提高空间不大。
(4)二育大户及猪经纪:
背景介绍:该大户去年做了三波二育,约5000多头,前两波盈利600万元,十月后再度入场,但体量较小,亏损100万,整体仍维持盈利。据介绍,除了盲目压栏的,去年理性的二育户普遍还是盈利的。
当地二育群体:当地做二育的仅占10%左右,河北山东比较多,也经常来东北抓标猪做二育。然而今年预计新入行做二育的人比较多,群体不会小,以前卖水果亏钱的人或其他外行都蠢蠢欲动,认为做二育可以挣钱。
二育心态:去年当地养户在4月13日启动二次育肥,预计今年会提前至4月4日-8日。近期感觉行情没啥希望于是尚未启动。二育一般养两个月。老百姓卖二育要么是等大的二育户开始集中进猪了才卖,要么等猪价涨起来了才卖,要么就是扛不住了才卖。当前虽然大伙都看跌,但如果反弹三四毛,又会入场了。
成本:7.5元/斤抓的标猪成本要7.7元/斤,大部份得8块/斤的成本,很多二育是在猪价涨到八块/斤才大量进。抓标猪到出栏料肉比得3.3-3.4,养殖户希望每头能赚150-200块钱。
疫病:吉林发病特别少,年前仔猪腹泻死的比较多。得病的大猪都是正常销售。东北猪越来越少,南方越来越多,气候和地理位置决定,运输费用至销区也便宜。
仔猪情况:集团场手里没钱就会卖仔猪,今年仔猪卖的贵且卖的人少,都是因为看好后面猪价,想自己养,预计到七月份仔猪还是得400-500元/头。而因为仔猪太贵,也没人愿意卖母猪。
(5)屠宰企业A:
企业情况:屠宰+销售一起的的战区,全国有十家,单线屠宰能达到3000头/天。2点左右杀猪,9点就完了。
猪源:绥化、巴彦附近。散户为主,占比60%-70%;也有牧原、大北农、新希望等等大场的。集团的体重比较小,散户的猪比较大一些,有些甚至品质更好。
流向:当地内销为主,占70%。鲜销为主,平时很少入库,除非质量不太好的,会分割。价格便宜的时候也有主动入库,跌至7块左右会根据总部需求入库一部分。目前有做一点冻储肉,未来也准备再做一些。冻肉可存一年左右,一般短期存会更好。
收猪情况:收的体重在130kg,一般不超过140kg。出肉率71%-72%,头尾内脏都去。春节之后的体重都比较稳定,后面可能会慢慢往上增加。
利润:目前仍然盈利,但非常微薄,因为猪源主要为散户,因此话语权会强一些。
宰量和圈存:当下每天宰量1000头左右;旺季的时候可以到2000-3000头/天。收完之后留个几十头圈存,尽量保证供应足够。企业表示库销比做得还挺好,尽量少做圈存,不然掉水分掉膘,就算入冻库也尽量不做圈存。宰杀量少的时候会亏损一些,因为费用在那里。
结算价:根据出肉率和等级来判断最后的结算价。养殖场的出猪量决定猪价。
需求:年前东北居民有囤肉习惯,年后半个月才逐渐增加猪肉消费,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恢复了。夏季季节性需求比较差,一天宰量在700-800头。企业对今年需求有较好预估,去年整年宰了40万头,今年会增加8万头左右。
猪价影响:猪价高的时候宰量会比较低,去年8月每天就宰了400-500头。
生猪市场:黑龙江目前非瘟很少。二次育肥还是得压两个月才出,一般都是往南方发货。
消费习惯:南方吃热鲜,北方冷鲜肉。
(6)屠宰企业B及其对口养殖户:
屠宰场:屠宰体重在110-140kg,超过140kg会扣钱。去年同期因为价格便宜,有较多主动入库,今年适量入库,被动+主动都有;去年入库50%,今年20%。去年入库1200-1300头/天,今年500-600头/天。冻肉一般能放8个月,八个月之后就要预警了。当前鲜销为6-700头/天,去年同期为1300头/天,去年价格便宜,今年贵,另外牧原出来的猪的体重变大,单头猪供应的量有增加,所以也导致屠宰鲜销有所下滑。生鲜目前没有利润,卖一头猪亏10-20块,其他小屠宰企业亏40-50的都有。毛白价差一般在200块/头。当前屠宰完基本上都是省内消费。
养殖利润:年后持续亏损,猪出来直接送屠宰场(双汇)。
仔猪腹泻:当地仔猪腹泻和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更严重。
二育1:2022年做了三波二次育肥:5月进,7月出;再进,十一之前出,这两波都是盈利的。后面又做了一波,亏损。出栏体重在240-250斤左右,进场在170-180斤左右,不压栏,不出大猪,压栏基本都亏损。猪源主要是集团场如牧原、大北农等。2023年二月份进场二育的多。二育成本主要为玉米+豆粕+人工(5万/人/年)+水电费。当地做二育不多,占一成左右,主要还是传统仔猪育肥,巴彦二育比较多。
二育2:现在二育入场成本7块/斤,有50-70kg入场的,还有70-90kg入场的,一般就是养到标猪体重出栏。
自繁自养:当前有200多头母猪,其中2月从内蒙拍了100多头带仔母猪,赶着最近这段时间市场补栏仔猪卖了些仔猪。仔猪成本在300多元/头,有利润就卖出去,没利润就自己留着育肥,圈里目前有5、600头育肥猪。当前一胎能产12个仔,未计死淘,一年两胎。自繁自养目前压力不大,因为卖仔猪是有利润的,主要卖仔猪为主。
价格展望:2022年年中抓母猪比较多,年前年后补了比较多仔猪,伴随今年出栏,认为后期价格会比较差。猪经纪认为未来价格就在8块左右。
(7)屠宰企业C:
猪源:散户为主,散户的猪品质较好,出肉率73%,集团出肉率仅71%。
体重:当地平均出栏体重在260-270斤,大猪较多。因此外调很多,40%-50%往南方调运。天气寒冷,当地猪藏膘严重,饲料热量比较高,母猪产仔率也偏低,因此能生存下来的养殖场不多。
外调:当前当地外调500-600头/天,去年旺季能达到7000-8000头/天。目前价格外调没利润,内销为主。
屠宰量:平时宰量1000-1200头/天,分割2-300头/天。产能5000头/天,屠宰量最高曾达到3000头/天。宰完之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当前入库也是赌未来行情,价格便宜时,低于成本线,比如7块/斤以下,会选择入库。未来应该会继续入库,但是入库也要考虑资金成本,冻品也是主要的盈利来源。入库有六分体,也有精分到号肉的。企业没有代宰,周边代宰费60元/头。
企业优势:因为量大,费用比小屠宰场低,过来送猪的稳定,而且屠宰出来的产品客户也稳定。
价格博弈:黑龙江散户抗价抗得厉害,还是通过集团出栏量提升来压价。屠宰场一般放个低一点的价格,让猪中介和养殖户盖帽,价格一般会抬高1-2毛/斤,或者更高。收不收取决于屠宰场的需求量。猪的质量好,结算价格会高一些;猪的质量不高,连毛猪的价格都结不出来。
圈存:这边一般不怎么做圈存。屠宰量大的时候会做一些圈存,因为怕当天不能快速收到猪,影响当天后面的生产和发货。
二育:周边年前和二月二育出来了一波。长期风险比较大,抓太小的,百八十斤的,风险大。一般平均抓220-230斤,短期做,快速出。
疫情:仔猪腹泻和往年比正常。
(8)双城某玉米贸易商:
库存:企业去年囤了1万吨粮,今年到现在只有3000吨。贸易商库存普遍比较低,因为对后面价格预期不好,后面库存可能更低,随用随采。象屿今年收了3万吨,去年同期为8万吨;中粮收了6万吨,去年同期为10万吨。贸易商总共收了约33万吨粮,除了象屿、中粮,烘干塔手中有24万吨。去年同期贸易商手中有42万吨粮。今年整体呈现减量态势。
余粮:当地农民手中已几乎没有余粮,当地以地趴粮为主。老百姓心态坚挺,市场买涨不买跌。
粮食流向:国储收了40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当地酒精厂收了60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近些年国储以每年10%递增建库。
贸易商成本:贸易商手中的粮成本在2660-2700元/吨,运至港口运费为120元/吨。过往会发往河北等地,但现在河北价格仅2740-2760元/吨,不顺价,无法外流。资金利息为6厘,大约15块/吨,每月。企业烘干费约为50-70元/吨,烘干季为10-3月,共六个月。
种植成本:每亩地(地租:1400元,总成本(+种子、化肥、人工等):1800元),产量为1800斤。每年产量也是递增的,去年为1600斤,主要是种子的水平提高,另外规模化的增加也有贡献,当地包地大户占到1/3,剩余为散户。目前种植玉米总补贴在70元/亩,效益依旧好于种植大豆,大豆补贴后和玉米的成本仍相差150-200元/吨。
下游:饲料厂、深加工订单都不好。
拍卖:今年网传定向稻谷拍卖1800万吨。
(9)长春某玉米贸易商:
供需关注点:供应(产量、渠道库存、进口+替代、政策粮),需求(生猪和其他养殖、深加工用量、青储饲料增量、食用玉米增量)。
供需数据:
1)国内产量及替代
黑龙江产量下降600万吨,主要是面积下降、单产下降、及政策粮问题。2022年大豆新增任务面积为1800万亩,其中400万亩改自水田,200万亩改自杂粮,其余改自玉米。北大荒往年玉米1400万亩,大豆900万亩,2022年为大豆1400万亩,玉米900万亩。另外受9月19日下霜影响,容重降低约20g,导致产量下降4%-5%,长春以北基本都受影响。
吉林产量下降700万吨,单产、容重有明显下滑,往年60%的粮容重超710,今年很少。另,农民手中的粮剩一成不到。
辽宁产量下降400万吨,主要源于低温、寡照、被淹。
内蒙古产量下降300万吨,同样在于玉米转大豆及单产下降影响。
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产量略增。
四川、云南、安徽等南部地区受干旱影响减产500万吨。
全国玉米总体产量下滑2500-3000万吨。
另外,国家今年还将开始调节性储备轮入,三年后这些粮才会轮出。
2022年4月前有较多小麦替代,新麦上市后会增加一部分替代。
2022年定向稻谷拍卖2900万吨,部分在10月份才加工出来,但今年传闻1800万吨稻谷将有500万吨定向非洲,仅1300万吨流入国内。且剩余5900万吨水稻脱壳后仅剩3600万吨大米,考虑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再去拍卖难度较大。
2)国外及进口:
中国玉米够用9个月,其他时间需进口+替代补充
全球同样面临玉米减产,其中美国减产3400万吨,欧盟减产1700万吨,乌克兰减产1500万吨。
高粱+大麦预计减少900万吨进口。
1-3月已采购进口玉米700万吨,还需1300万吨才能达到去年的进口量,而企业认为今年需要4000万吨的进口补充。国内玉米配额仍为720万吨,其余仍需65%的关税,目前配额外仅中粮采购存在退税权限。
玉米粉进口不受配额影响,其成本=进口成本+350元/吨(100元加工费+作业费+关税+增值税)
3)整体供需:
国内产量-2500万吨;替代品国外-900万吨,国内-1100万吨;需求增加1500万吨(主要基于对疫情后需求好转的预期,包括深加工和养殖)。供需缺口6500万吨。
其他:
渠道库存:去年同期约2900万吨,今年约1300万吨。
地租成本:每亩上涨200元。
企业观点:当前市场供需充沛,3月有地趴粮,4、5月有自然干粮,价格承压。但到了5-6月份,随着企业陆续补库,供需缺口将逐步体现,预计7、8、9、10月消费旺季来临,玉米价格有较强的上涨驱动。
(10)饲料企业:
企业介绍:2022年饲料产量33万吨,其中牛羊5万吨,其余为猪料(35%浓缩料、30%教槽保育料、40%左右全价料)。企业2021年的时候产量最好,市场占有率为10%。但22年出现降量,主要因为客户以散户为主,降量主要是猪料。
猪料销量: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月度猪料销量均在4000多吨,同比下降8%,至2月份降量更加明显。去年1、2月销量好,但3、4月销量不好;今年1、2月销量不好,预计3、4月份销量会好。2022年6月份之后母猪料的销量开始比上年同期少,这里主要是因为散户进行母猪淘汰的原因。
猪价不好的时候,农户添加浓缩料的比例会少,但全价料不会受影响。
配方问题:育肥料里,18%为蛋白,其中以豆粕为主,杂粕较少,会用一点棉粕、花生粕和米糠粕。玉米添加比例45%,去年为52%,更早的时候为60%多。豆粕高的时候小麦有优势,豆粕低的时候小麦没啥优势了,一般小麦和玉米价差在150左右会用小麦。
豆粕:近期豆粕降价,所以拉货备货不积极;豆粕库存在7天左右。因为大豆到港延迟预期,近期或有增加大豆库存的可能。预期5-9还得往下跌,一口价底部预计在3000,供给偏大,需求一般。
糙米:能30-40%左右的替代玉米。今年预计为稻谷拍卖最后一年,当地饲料企业就4家有拍卖资格,该企业为其中一家。目前企业没有糙米库存,预计3月后拍卖,计划拍一万吨。去年2520买的,要比玉米低130元/吨以上才会买。
玉米:现有库存2万吨,去年1万多吨,增库是因为品质要求,并非担心涨价才囤粮,先存一些好粮,用于生产教槽、保育料。种植成本来看,目前老百姓自己的地还能挣点钱,包地是不挣钱的。贸易商今年会谨慎一些,用三方资金存粮的不多。黑龙江的价格比港口高一些,当地粮外流不多,可能会铁运发大庆、临江等地。黑龙江售粮比较快,吉林售粮还是偏慢,还有三成左右,去年同期为2成。巴西玉米7月份大量到港,价格2500左右。(进口玉米的成本测算)
能量替代:华北玉米替代比较多,包括进口玉米粉、小麦、糙米;东北替代主要是糙米。
生猪:非瘟影响不多。
(11)玉米深加工企业(酒精)A:
市场情况:当前黑龙江粮价外运利润不高,主要内销,供应充足;同时,今年黑龙江粮质不太好,外运竞争力不强。整体不认为会有大行情。当前省内余粮还有1700万吨左右,去年同期在1000-1200万吨左右。目前大部分还是在贸易商手里,农户手里还有1成左右。大豆虽然有补贴政策,但还是种玉米赚钱。企业对行情整体不看好,但也不悲观。
粮源:企业的干粮粮源主要来自中粮、象屿等大贸易商,新粮刚上市的潮粮也会敞开收,除了直接用也会烘干存储。
库存:当前东北深加工库存都比较高,一般都有两个月-两个半月的库存,该企业也有2-3个月的库存量。饲料厂这个阶段补库主要是补好粮,留住当地粮源,次粮这个阶段并不着急备货。一般3、4月有个备货期。
需求:黑龙江当地大约有450-550万吨玉米用来做饲料。大饲料厂,如双胞胎,产量在往下降,一些养殖需求也在降低。
行业状况:酒精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政府对酒精厂产能扩建并不支持。一般三吨玉米出一吨酒精,0.9吨DDGS。年前一般为DDGS的淡季,饲料企业补货结束,DDGS就进入淡季。DDGS蛋白含量为26%,成本在2800元/吨附近,主要流向猪料,因其适口性比较好。DDGS一般能储存半年-8个月,只要不超过一年质量没太大问题。
DDGS:全国DDGS年产约900万吨。当前市场DDGS需求降低,企业DDGS流向主要是养殖大厂,目前这些企业都是刚需采购,对价格支撑不强。企业DDGS库存较多,矛盾明显,预计未来DDGS价格继续下行。但由于当前酒精利润也不好,DDGS存在成本支撑。当前行业内DDGS库存都相对偏高,同比高50%。
(12)玉米深加工企业(氨基酸)B:
公司介绍:企业氨基酸产能中国是最大的。黑龙江公司于18年始建,20年起至今产能维持全线拉满,每年共90万吨玉米加工量。黑龙江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和东南亚。企业生产采用生物发酵技术,不同的菌种生成不同的产品,副产品是胚芽,蛋白粉,喷浆纤维等,终端副产品主要流向饲料环节。去年盈利是近几年最好的,氨基酸和副产品的利润都很好。生产环节是由玉米到淀粉到终端,不采购淀粉,原因一个是成本,另一个是工艺上有些外采淀粉达不到标准。
企业库存:企业玉米来源周边地区(大庆、绥化)。存粮操作从2月份到现在。目前加上库外代储共收了4个月以上的库存,与去年同期持平。企业不太看好后面的价格,后期以消耗库存为主。预计需求和上一年持平。企业未来还有20万左右的缺口,周围的贸易商的库存应该足够供应。
淀粉:企业目前淀粉副产品库存和往年持平,行业里淀粉库存压力还是存在的。周边的淀粉厂均满产,龙凤和京粮常年满产。黑龙江玉米产量4000万吨,单深加工产能就高达2700万吨。大庆当地为招商引资,有深加工补贴政策。660容重以上的粮就可以用。
当地玉米市场:每天向站台发送玉米量1万-1.3万吨,与往年基本上持平,外流不多,铁运、汽运都少、港口顺价时间也少。老百姓余粮和烘干塔的库存量总体和往年是持平,还有5成左右(老百姓+烘干塔)。深加工玉米库存都在2-3个月,现在传闻稻谷拍卖会延迟到5月份,也有影响到企业的采购心态。市场对后面的价格都不太看好,贸易商收购比较谨慎,象屿、中粮收购量都低于去年同期。当地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但是质量偏差,黑龙江的粮质普遍是最差的,吉林,华北的会好很多。因春播时间偏晚,且9月下霜后,容重未再增加。去年结转库存比较低,所以新粮上市后价格也有上涨。
玉米包地户介绍:当地成本地租700元/亩,种子化肥等其他成本300元/亩,总成本在1000元/亩,单产为1500斤/亩。